福泉市林业局2021年工作总结
暨2022年工作打算
2021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州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抓住重点,把握关键,狠抓落实,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为推动林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将2021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暨2022年工作打算报告如下:
一、对标上级要求,抓实党建重点工作落实
(一)聚焦支部工作建设
一是坚定政治站位,落实主体责任。一认真落实党支部党建责任。制定《福泉市林业局党支部2021年度党建工作要点》《福泉市林业局党支部2021年度学习计划》,压实管党治党责任。二是筑牢思想共识,抓实意识形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必修课,将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党内法规列入学习内容。三是夯实基层基础,规范支部建设。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等制度,持续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四是完成规定动作,丰富主题党日。2021年度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次,开展形势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党日活动。五是按照工作计划,严格党员发展。严格按照发展党员细则和中组部发展党员工作流程,今年以来,吸纳培养1名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各项工作活动。六是严格党费收缴,强化经费保障。一是进一步规范党费收缴工作的相关通知,在支委会上讨论研究退休党员党费收缴事宜2次,按月上交市直机关工委指定账户。年初单独预算党支党建活动专项经费5万元,提升党支部阵地建设。七是狠抓作风建设,提升机关效能。完善制度,严肃工作纪律。完善福泉市林业局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目录共计36项,对照林业职责职权清单,建立风险点防控台账。
(二)聚焦党史学习教育
一是动员部署抢进度。3月25日全面部署局党史学习教育任务,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中共福泉市林业局党组党史学习教育和“牢记殷切嘱托、忠诚干净担当、喜迎建党百年”专题教育工作方案》。二是集中学习显宽度。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干部职工会、党组(扩大)会等形式开展集中学习,全年累计集中学习30次。三是课下自学悟深度。开展送学上门,让每名党员做到学习教育不漏学。引导党员将手机变成有效学习载体,在新媒体平台跟进学习。四是亲身培训感鲜度。全年组织党员干部到现场开展红色教育2次、警示教育1次。紧扣不同时期历史和专题展开研讨10次。五是搭建讲堂传热度。结合实际搭建好党课和宣讲讲堂。全年累计宣讲5次,专题党课10次。六是为民办事践实度。制定调研课题11个,。制定省州市层面“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6件,党员干部个人清单34件。全年完成调研报告11份,办结实事40件,开展志愿活动8次。
二、对标目标任务,稳步推进各项重点工作
(一)强化监测防控,有效推进林业灾害防治工作
1.重宣传,严防护,森林防火工作成效显著。一是广泛宣传,2021年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5000余份。二是制定了护林员管理制度,层层压实森林防火工作责任。三是日常督促巡查全面掌握火情动态。已建立航空巡防无人机2架、大数据平台1个、地理信息平台1个、远程监控16个点位。四是组建9支应急扑火队,组织应急扑火队开展森林扑火实战能力。2021年全市未发生森林火灾。五是完成8个乡镇(街道)森林防火责任状的签订。
2.广调查,快处理,全力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一是开展越冬调查监测踏查面积149.9万亩,监测率达100%。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为0.15‰。全市防治面积7364.8亩,无公害防治率100%。二是开展红火蚁疫情全面监测,监测面积1370亩。三是普查踏查松材线虫面积24.95万亩,占松林面积的100%。
3.全面排查,切实做好涉林安全生产工作。2021年我局共开展安全生产检查7次,出动检查人员共计50人次,检查木材经营加工企业8家次,共发现安全隐患5处,并及时进行了整改,未发现重大安全隐患。
(二)强化林地管理,有效推进森林资源保护工作
1.有效抓实天然林资源保护工作。一是森林火灾风险普查工作。已完成样地调查29个,野外火源调查5898处,历史火灾调查15起,防火阻隔带调查核实68.48公里,防火瞭望塔调查核实13座,防火道路调查核实64.14公里。二是天然林保护工作。编制了《福泉市2021年森林资源管护方案》,选聘99名天保护林员培训上岗,签订管护承协议99份,2021年共发放管护费180万元。
2.坚持采伐限额管理的森林采伐制度。一是做好森林采伐限额管理,严格监督采伐全过程,凭证采伐率达到100%,严格采伐审批程序。2021年,全市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14张,蓄积3095.4立方米。二是强化林地管理,确保合法使用林地。共审核上报12个项目,合法使用林地4209.132亩。三是加强开展森林保护执法行动,完成40余家非煤矿山及2家养殖场排查。完成2021年森林督查284个图斑现地核查,核查面积291.4137公顷、自然保护地284个图斑现地核查,核查面积342.9897公顷。
3.严格把关,抓实种苗管理。目前,我市共有有效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18个。全年共审核办理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1个,2021年全市育苗总面积为1806.5亩,苗木总产量952.05万株,有力保障了我市今冬明春造林苗木供应。
4.大力加强古大树保护。全市已建档并挂牌保护的古大珍稀树共计1294株,今年来,完成1株国槐树的修复保护。
(三)精准发力,有序推进各项造林绿化项目
1.抓实退耕还林工作。一是落实2020年退耕还林地块面积5000亩,正在开展作业设计编报工作,目前已完成造林(先建后补)450亩,完成分户丈量500亩,剩余地块8个乡镇(街道)正在开展分户丈量和合同签订。二是完成2017年退耕还林整改补植补造15935.32亩,整改完成率为100%;完成异地重造353.5亩,完成率100%;需抚育管护面积12952.15亩,完成抚育管护12902.8亩,整改完成率99.6%。
2.抓实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一是完成低效林抚育6000亩,其中:刺梨抚育2000亩,人工油茶林抚育约2000亩,野生油茶林抚育2000亩。二是完成2019年度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项目中幼林抚育5000亩。三是完成2020年度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刺梨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基地改培建设项目3500亩,四是完成2019年度县级森林植被恢复费建设项目-重点区域绿化项目669亩。
3.抓实林下经济工作。一是林药种植已完成2000亩。其中:黄精种植500亩,天麻种植1000亩,淫羊藿种植500亩。 二是林禽养殖存栏林下养鸡10万羽,养殖占地面积2000亩,林下养蜂1200箱。
(四)全力推进重点项目,有效提升林业生态价值
1.抓好岔河湿地公园项目建设。一是湿地公园管理用房、服务区广场、入口大门、堤岸恢复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90%,人工湿地已完成,湿地保护和恢复目前已完成洒金桥段的棚户撤迁和库区河道护岸围栏保护建设。二是已完成2017年、2018年、2019年生物多样科研监测工作。三是省级、国家验收资料已基本收齐,在技术咨询单位指导下,正在进行资料完善和整理工作。
2.抓好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一是国家储备林项目(一期)建设总规模5万亩,截至目前已到位资金1.93亿元。完成林地流转5万亩,完成流转总量100%,林木收储4.81万亩。完成现有林改培1042亩、中幼林抚育901亩;打造中幼林抚育示范点600亩、现有林改培示范点600亩、林下经济示范点900亩。
二是国家储备林项目(二期)为PPP模式建设运营,目前,二期项目“两评一案”已通过评审并获得市政府、市财政批复,并在财政部PPP综合信息平台完成基本信息录入,通过省财政厅审核,目前已进入财政部审核阶段。
(五)加大生态资金兑现力度,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1.加大退耕还林资金兑现力度。2020年,应兑现资金129.9万元,已兑现129.9万元,兑现率100%。2021年退耕还林资金应兑现1148.38万元,其中:2017年退耕还林第三次资金兑现1044万元,前一轮退耕还林资金兑现104.38万元,预计于12月底完成兑现。
2.加大公益林资金兑现力度。已完成2020年度公益林管护核查工作,2020年度16.72万亩国家公益林兑现工作,兑现资金263.34万元,兑现完成率100%;完成2020年度36万亩地方公益林兑现工作,兑现资金432万元,兑现完成率75%。
3.加大生态护林员管护费兑现力度。2021年我市生态护林员指标1000人,我市续聘生态护林员1000名,目前已完成选聘并培训上岗,由各村居委与护林员签订管护承包协议,2021年度发放管护费10000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违法占用林地情况时有发生。部分群众对林地使用规范认识不清,不了解林地使用程序,认为只要取得采矿许可就取得了合法手续,在无任何许可的情况下,违法使用、破坏林地资源案件情况时有发生。
(二)野外用火常禁不止。我市农事用火频繁,日常巡查中,高温天气均有群众烧土坎、秸秆的现象。
(三)造林地块落实难。一是造林地块立地条件差,土层瘠薄,成林时间长。二是受相关政策的约束,造林地块难以落实。
(四)在林业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多。一是资金制约。目前对林业产业的补助政策是先有规模、后申报、再补助,且补助标准较低。虽然很多农户对发展林业产业有较高的热情,但缺少启动资金,发展之初就受到限制。二是基础条件制约。多数发展林业产业的地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完善,致使先进的种养技术无法推广,从而制约林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四、2022年工作打算
(一)做好纠纷调处,维护社会和谐
一是继续化解排查出来的影响大涉及群众面广的重点涉林纠纷案件。二是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全市各项工程建设征地拆迁引发的涉林纠纷案件的调解处理工作。
(二)推进国储林建设,带动林下经济
运用政府、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合作模式,加大投入力度,采取科学经营技术,着力培育储备乡土树种和珍贵树种,大力培育大径级用材林,完成现有林改培20000亩,辐射带动林下经济发展10000亩。
(三)做好资金兑现,带动林农增收
一是退耕还林工程。继续抓好2014年度、2015年度补植补造工作;做好2017年度整改工作;做好2020年度退耕还林地块核实工作,并抓紧实施完成5000亩的建设任务。完成历年退耕还林资金兑现工作。二是做好生态资金兑现。做好67.42万亩公益林的管理,指导督促乡镇(街道)做好48万亩地方公益林核查验收,768万元补助资金兑现,16.72万亩国家公益林核查验收,263.34万元补助资金兑现,梳理往年未兑现公益林资金情况,与财务对接写报告请市财政划拨被收回涉农资金。三是按上级指标,坚决做好生态护林员续聘和管护费发放。
(三)强化资源保护,守好绿水青山
一是做好林木采伐办理。将商品林在10方之内权限下发至乡镇(街道),根据需求分配69540万立方米采伐限额至各乡镇(街道),做好国储林项目采伐证办理指导及服务。二是补植复绿工作。核实收缴异地补植复绿金额,做好2021年度46起案件978.13亩,补办使用林手续、原地、异地补植复绿工作。
(四)推进国土绿化,营造绿色生态
一是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推进用材林抚育6100亩建设。二是助推乡村振兴。福泉市2021年村庄绿化覆盖率已核实达到50.19%。下一步将积极申报村寨绿化、重点区域绿化资金以助推乡村振兴工作。三是推进村寨绿化及林下经济基地种植项目1000亩。四是福泉市2021年省级林业改革发展资金(森林培育和森林资源管理)项目。推进人工造林5000亩、完成菌材林、油茶刺梨茶叶等抚育共21350亩。发展林下天麻、淫羊藿、松茯苓种植2000亩;经济林改培嫁接4000亩。
(五)发展林业产业,打造示范基地
一是加强第一产业发展。结合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国家储备林等生态工程的实施,推动大径级和珍贵树种用材林、特色林业产业基地建设,打造3种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二是推进第二产业发展。继续支持贵州福泉市金狗生态茶油有限责任公司,建成一个年加工鲜果5000吨的刺梨加工厂。三是探索第三产业发展。立足两个公园建设和森林生态优势,打造森林旅游和康养基地建设,积极创建省级森林乡镇、森林村寨、森林人家。
(六)推进公园建设,守好生态红线
一是湿地保护与修复。强化湿地管护巡查,做好外来有害生物防控,积极配合做好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完善湿地征占用建设项目审批制度规范湿地范围内征占用湿地项目建设上报审批程序,严格控制征占用湿地,确保湿地生态红线。二是湿地生态监测。加强监测业务能力培训,2022年管理处每季度组织集中业务学习不少于1次,优化湿地监测方案。三是湿地科普宣教。组织开展湿地科普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四是保护修复项目。积极编制申报项目,推进公园建设项目。五是湿地验收工作。紧紧围绕湿地公园验收挂牌,全力完成湿地创建迎检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完成试点验收的所有迎检软硬件准备工作。
(六)严防森林火灾,防治有害生物
一是年全年无重大森林火灾发生,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68%以内。充分发挥“林长制+大数据+ 村规民约”三位一体管理体系作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强化防火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0.2%以内。全面防治松材线虫病,力争在2023年拔除松材线虫病。
(七)强化种苗管理,有效保护古大树
一是提高种苗质量与市场监管水平。促进特色种苗产业发展。全面推广贵州林木种苗APP的应用,全面落实苗木标签“两证一签”制度。二是有效保护我市古树大树名木资源,力争古大树保护率100%。明确每棵古树保护单位和管护负责人,加大古树日常维护专项资金投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