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少数民族村寨发展新路径 寻求农文旅融合发展新突破
来源:福泉市民宗局 作者:福泉市人民政府
字号:


近年来,我市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目标,推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与农文旅融合发展,努力把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成为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进步的双示范村

高位统筹谋划,部门联动发力。市委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与农文旅融合发展工作,加强统筹调度,作出安排部署,督促工作落实。市政协、市民宗局、市文广旅局等多家部门组成调研组,深入全市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开展专题调研,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并建立市级常态化统筹工作机制,联动协调、形成合力,扎实推进工作落实,构建全市一盘棋的工作格局。

坚持突出特色,夯实发展基础。结合全市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区位和资源特色,依托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建设,规划发展休闲度假型、健康养生型、民宿体验型、文化艺术型、非遗技艺型、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民族特色村寨。集中资源优先推动马场坪黄丝江边布依寨、仙桥麒麟山苗寨、王卡新寨等提质升级,完善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旅游厕所、标识标牌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挖掘民族传统文化,夯实民族村寨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基础。

打造文旅品牌,持续聚流引流。注重品牌打造,持续办好文化精品乡村行、山地文艺轻骑兵等品牌活动和系列民族特色文化活动,丰富乡村民俗活动体验内容,打造一乡一特色系列乡村文旅品牌。注重节事谋划,将具有民族特色的阳戏文化节、·二四民族传统节等活动引入民族特色村寨举办,做到集人气带客流促消费带收入。

抢抓农旅市场,培育增值产业。因地制宜做强精品水果、优质辣椒等一村一特、一村一品特色优势产业,提高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水平,推动农业与文化、旅游、康养等深度融合,拓宽农民增收空间,注入乡村振兴新活力。紧扣金山双谷村、马场坪鱼酉村特色田园乡村示范点,大力发展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民俗风情旅游,引导支持村合作社+经营主体合作运营,探索乡村旅游长效运管模式,激发乡村两级发展潜能。

培育乡土人才,提升服务质量。通过举办重点村村干部培训班、民宿管家培训班,培育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民族村寨发展人才,为民族村寨发展提供高层次、专业化的管理服务。聚焦23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举办创客大赛抖音大赛支持民族特色村寨、乡村旅游示范点等入驻一码游贵州平台,激发民族村寨群体流量,提升旅游产业综合发展创新能力,进一步扩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