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福泉人物,讲述福泉故事,传递时代精神。今天的《福泉故事汇》我们来认识一位长期奋战在ICU重症医学科的医生。
在医院体系里,ICU 是离“死神”最近的战场,被称为“生命最后一道防线”。在这里,每一分每一秒都关乎着生命的安危。在与“死神”博弈的战场上,福泉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郑勇带领着他的“勇士们”,用专业技术和温暖呵护,冲刺在一线,与“死神”赛跑,让无数濒危生命重燃希望。
“是不是失血性休克首先要考虑。开始我担心他是肾性贫血,查肾功能又是一百一十几……”见到郑勇的时候,他正带领团队对一名因重度贫血休克入院的患者进行救治,问诊、查体、调度检查……在科室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恢复平稳。
福泉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郑勇说:“经过我们普外科、介入科、胃镜室多学科讨论以后,现在第一个就是基本上是排除消化道出血,我们后续要进一步做相关的胸部CT、腹部CT,排除肿瘤性疾病,假如CT排除肿瘤的可能性,那么可能下一步要往血液病进一步去检查,但是我们最重要的就是维护患者的生命。”
进入ICU的患者大多病情危重,因患者病情不同,这也给医生的诊疗过程带来了挑战。危急关头,生命必须争分夺秒,郑勇和他的团队要做的就是尽最大地努力去抢救每一个鲜活的生命。
福泉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郑勇说:“我们当医生,就是要把不可能变成可能,ICU就是这样一个地方。按我们医学来说ICU相当于是一个死亡前的暂停键,很多人到ICU其实生命都有危险,不管是危重的病人,只要就是医方、患方,就是我们医患共同努力,我们还是有希望的。”
在郑勇看来,一名名来到ICU重症患者在团队的救治下脱离危险转到普通病房进行治疗康复出院,就是对他们所作出努力的最大肯定。
福泉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郑勇说:“可能很多老百姓就是觉得到了ICU可能没希望,其实按现在的统计,基本上抢救成功率都达到90%以上。”
毕业于昆明医学院临床医学系的郑勇,2000年通过人才引进来到福泉市第一人民医院。凭借扎实的临床功底,2015年,郑勇从内科调整到重症医学科。在ICU工作的10年间,郑勇从未放弃学习和进修,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并在抢救病人的过程中一点一滴积累经验。
福泉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郑勇说:“我们ICU的这个团队不管是医生还是护士,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长,然后就通过取长补短,还有我们平时经常参加的不管是国内还是省内,包括州内组织的重症短期培训,向老师学、向同事学,向国内、省内这些重症的专家互相学习,平时工作假如我碰到难题的时候,我也会打电话咨询他们,然后慢慢的就积累了一整套抢救各个系统重症病人的经验。”
在住院医生吴勋梅的眼中,郑勇是团队的“定海神针”。在一次次抢救实战中,经验聚沙成塔,郑勇熟练地掌握了心脏骤停、呼吸衰竭等急危重症的诊断和抢救治疗,以及血流动力学监测、机械通气、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等危重患者脏器支持技术。
福泉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医生吴勋梅说:“因为ICU它的疾病是比较复杂比较多的,我们主任在抢救病人的时候,就是在针对不同的情况下,他做出当下的判断是以病人生命为主,抢救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为主的这个抉择上,他是很好的,比如说这个情况我们需要做出一些什么样的判断、需要做出什么样的抉择,他这个是很厉害的。”
在ICU,忙碌是常态,工作24小时轮班制,凌晨时分紧急抢救患者是常态。作为科室负责人,郑勇带着团队日夜奋战在ICU,不放弃任何一个重症病人,只要有一分希望,就要付出百分努力,这是对生命的尊重。
福泉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郑勇说:“我们的工作是很辛苦的,你看到很多危重病人尤其是他背后这个家庭的情况,你不希望因为一个病人对一个家庭的打击,所以我们就会尽量想办法去救治病人,虽然很苦,但是我们一直没有放弃,我觉得这是我们医生的一个人生价值,我们愿意在重症的路上一直走下去,救治更多的病人。”
医者仁心,救死扶伤。ICU的工作让郑勇对生命多了份敬畏与尊重。他不仅在病房内拼尽全力救治患者,还身体力行传递生命希望——参与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全省第8例二次淋巴捐献者,同时也是福泉市首例二次捐献的志愿者。
福泉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郑勇说:“从我自己的职业,还有我自己的经历,我觉得这个社会,不管是献血、还是捐献造血干细胞,都是一个伟大的举动,让我们整个社会更和谐,我个人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个队伍里面,让很多现在需要急救用血、需要造血干细胞的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白头不改扶伤志,衣钵定循思邈心。25 年医路坚守,郑勇和他的ICU团队,以专业为矛、以悉心为盾,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镌刻在每一次抢救过程中,奋力奔跑在救死扶伤的战线上,为患者延续生命的希望,他们是生命的“勇士”。在此,向广大医务工作者致敬!祝愿广大的患者早日康复、平安无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